English

交互式作文的创新意义

2000-04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李人凡 我有话说

作文难教、难学、难奏效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长期以来,全国各地各种作文改革、实验、竞赛,方案迭起,花样翻新,然而收效不大,难题依旧,困惑依然。症结在于作文的常规训练存在很大失误:

首先是作文训练的主体失落。从理论上讲,以学生为主体大家都接受。但是在作文训练中主体却不知不觉消失了。常规训练的四大环节是:教师指导,学生动笔,教师批改,教师讲评。光从表层来看,四大环节教师居三,主体何在?教师依据大纲、教材,按照训练计划,从指导,到批改,到讲评,一丝不苟,似乎无可挑剔。然而从深层次分析,教师以一对几十,以固定的要求面对鲜活的个体,不管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,不问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,一律往教材设定的目标上推,一味往自己设计的程式上套,二十年来更一律往升学考试的模式上靠,哪里还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?

其次是作文训练的主线断裂。从实践上看,作文训练的基本流程是:指导——行文——批改——讲评,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学生的练笔,训练的主线似乎是明晰的。深入到作文实际中看,情况就大变样了。教师千辛万苦设计的指导方案,千方百计调动起来的作文热情,一到学生动笔阶段就走调了。由于不是出自学生个体的强烈表达欲望,勉强成交,交卷了事,已经是司空见惯,见怪不怪。严重的是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的心态:学生写,教师改,教师评,学生被动等待,被动接受。教师讲得头头是道,学生听得却是兴味索然。因为教师不可能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来讲(时间、能力都不允许),只能讲共性,讲两头:好的肯定、差的指正。须知讲的人样样都点到,样样都讲不深,听的人就谁都不动心,因为不能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,对学生个体来说当然就难免不解渴,就容易形成讲练脱节,学生训练的主线从思维流程到情绪兴味,都无形中断裂了。

最后,作文训练的主要因素淡解。作文训练的主要因素不是写文章的材料,也不完全是文章的结构、主题等我们烂熟于心的东西,而深藏于写作动机、写作过程中的心理因素,能力因素。举其要者,作文训练要处理好语言感悟、思维流程、想象空间、情感世界这四个要素。当然这四个要素应该分年段,应该依据训练中心有所侧重,但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,它们潜藏于每一次作文训练的动机和过程中,潜移默化,因人因时因训练而异,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,是管一辈子的。考察我们平常的作文训练,认真分析学生的每一次作文,言之有情,言之得体,言之动人,对于学生来说,似乎很难做到。

从1982年开始,笔者曾经常到中小学听课,也曾主持了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作文教学改革试验课题“中小学作文篇篇通”试验。近两三年来与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杭州等地的优秀教师、专家教授认真切磋作文改革措施,并在广西南宁、梧州、桂平等城乡中小学开展了新一轮的作文改革试验,取得了一些成效,总结了一些教师们认为基本管用的经验和有个性特色的理性认识。

我们的探索和改革,经过了两大阶段,第一阶段是从改革作文训练的课堂结构入手,着眼于作文的普及性指导,名之曰“篇篇通”实验;第二阶段从总结老师们成功的作文指导实践入手,着眼于作文的科学化、个性化训练,总称为“交互式作文训练”。这是针对传统作文的单向交流,间歇性的作文流程和费时低效的作文效率而提出来的。我们的基本思路是,作文练习的主体是学生,作文训练的主线是交互式连动型,作文训练的主要目标一是激发兴趣,二是发展能力,这是内隐和外显相得益彰的目标体系,是长期起根本指导作用的。

根据我们的体会,所谓交互式作文,是指交流的路径、操作的程式是多元化、多向性、互动型、连动式。具体运作时,既考虑显性目标,又注意隐性要求,把表层和深层结合起来,把作文的四个主要目标和两个主要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。它与常规作文最大的区别有四点:第一,第一次作文训练,学生除了完成作文外,还要写一篇写作体会,用自己平实的语言写出自己审题、选材、立意、布局谋篇的体会。第二,教师通览学生原文和体会,在尊重学生写作的基础上,用点评式点到要害处,点有启迪。第三,学生拿到教师的点拨,再思考,结合自己原有的体会,认真修改,逐步完善。第四,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,可以逐步变为学生之间的交互,也可以是学生个体不同时态、心态下的交互。

交互式作文的程式有以下三种类型:

师生互动型:学生——教师——学生

学生互动型:学生——学生——学生

学生自动型:学生——起草——修改——对比——定稿

从实践中看,交互式作文训练曾碰到几个难点:学生不会写、不愿意写、没有时间写作文体会。我们的作法是引导学生口头议,大家说,再由说到写,把作文体会写出来;教师不修改作文,心理不踏实,学生、家长、校长都不放心。我们的作法是大胆实践,让师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甜头;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时收效不明显,有的还会流于形式。我们的作法是从易到难,从单项到多项,讲求实效,不摆花架子;学生没有修改的习惯,修改时小修小改,没有真正能够自己改到实处,改出美文。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了“例文对比”这一环节,把学生的同题作文选两篇出来让学生议论、点评,找到闪光点和修改点,逐步过渡到学会修改,自己修改。

针对以上难点的克服,我们还特别注意上升到规律性认识:交互式正是深层次的作文改革,正是攻坚之所在。1、只有写好体会,才能变被动为主动,变自在为自觉、自为,最终赢得自由。2、教师不修改,只点评,并不是偷懒,而是用点穴之功,因人因文而异,点出个性,点出真效。这种个性化指导对教师的要求,是更高更具体更有针对性,更带科学性。3、学生之间的交流,是从学生单个的主体性向群体的主体性过渡,是团队精神的发扬,它可以养成学生注意倾听别人意见,善于提出批评,敢于取长补短,乐于团结互助,适于群体共处。4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,养成修改心理习惯,这是作文训练最根本的目标,学生会改作文,能改好作文,这是作文训练的理想化追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